维权成常态,谁来拯救商丘日月湖?
现在的房子是越来越不好卖了...
市场大环境走冷,看房买房的人太少,库存积压,很多新盘的货值数目庞大。
以及周遭竞品不断拉低的价格竞争,仿佛就是在比谁更没底线,不成想这样的环境怎么样才能合作共赢,干脆就一杠子到底了,大不了鱼死网破。
别疑惑,说的就是日月湖,能打之年的商务核心区正在面临北龙湖“当年”的困境:
豪宅太多 新意太少
卖房子太多 买房的太少
维权的太多 走心的太少
其实还是不太明白,为什么转了一圈,昔日声名大噪的日月湖却成为了商丘楼盘维权的重灾区?
最近,笔者从知乎上撇见的一个问答,非常好地说明了症结所在:
问“为什么现在的楼盘都在维权?”
答:“因为房子不涨了!”
房价不涨,甚至还在回调,此时入市,就难免入坑。
不等新业主走进售楼部,敏锐的老业主就已经找上门来,中间五分钟不到的功夫就见人躺在地上。
当然,事出有因。
站在商业角度,倘若价格回调是对应市场需求变化,这还能让人理解,但虚假宣传、减标减配、甚至工程出现明显短板这些又是如何做到的呢?
于是,本该翠绿挺拔的树木绿化竟如地砖下的地暖管般稀松,现实敲碎了老业主期盼的落地窗,一并碎裂的还有孩子上学的美梦。
一次次维权风波后,高大上的品牌究竟还能不能匹配上高规格的标准,眼下看来,现在的买房人似乎更看好本地房企。
针对外来房企,倘若第一个项目就做的细碎,后面再摘地、推新购房者就不愿看了。
结语
打造出让购房者称心如意的产品才是市场所缺的!
没人不希望自己所处的行业明天更好,尤其是在举步维艰的2020年,更多时候,购房者只是想花合适的价格满足下自己对新家的憧憬,却往往要面对现实的嘲讽和毒打,这种现象是病态的,让人心碎的。
还记得,已经离开商丘的一位友人曾不无悲伤的对我说过这么一段话:“要知道,这些房企当年可是带着品牌来的呀!”
好吧,借着夏日雨后的清风,我深感凉意。